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教师党员的理想信念与担当意识,11月14日,我校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与机关直属党支部联合组织30余名教师党员,赴泰兴市根思乡杨根思烈士陵园开展“初心之地再出发,英雄故里强担当”主题党日活动,以英雄精神为指引,凝聚民办高校育人与发展的奋进力量。
初冬的杨根思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苍松翠柏环绕间,一尊高 8.1 米的杨根思烈士雕像巍然矗立——烈士身着军装、怀抱炸药包,目光坚毅望向远方,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身先士卒、舍生取义的英雄瞬间。上午11时许,教师党员们怀着崇敬之心步入园区,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整齐列队,于杨根思纪念碑前肃立。
“请全体党员向革命先烈行三鞠躬礼,致敬不朽功绩!” 随着讲解员的倡议,全体党员整理衣襟、肃立垂首,依次完成三鞠躬,动作庄重整齐。礼毕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李丹领誓,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既是对英烈精神的传承承诺,也是对教育初心的再次叩问。
随后,党员们有序参观杨根思烈士展览馆。馆内陈列的 200 余件实物、300 余幅历史图片与影像资料,串联起英雄的成长轨迹与战斗历程:从泰兴农家子弟投身革命,到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屡立战功,再到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带领连队坚守 1071 高地,喊出 “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铮铮誓言,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

参观尾声,全体教师党员在杨根思烈士雕像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党员们胸前党徽与雕像相映的画面,也定格下 “传承英雄精神、勇担教育使命” 的共同信念。
下午14时,主题党课在根思乡红色教育基地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成庭羽以《传承“三个不相信” 精神 扛起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使命》为题,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与民办教育发展形势,为党员们讲授专题党课。

“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的制胜法宝,更是新时代民办高校破解发展难题、彰显办学特色的精神密码。” 成庭羽校长助理开篇点明主题,随后围绕民办高校“办什么学、怎么办学、为谁办学” 的核心问题,将英雄精神与学校工作深度结合:一、以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的担当,破解民办高校 “特色发展” 难题。他指出,当前民办高校面临 “同质化竞争”“资源保障不足” 等挑战,我校作为以管理学科为特色的院校,要学习杨根思 “啃硬骨头” 的劲头;
二以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的坚韧,应对民办高校 “育人质量” 挑战。针对民办高校学生 “基础差异大”“就业焦虑突出” 等问题,成庭羽强调,教师党员要争当 “育人攻坚排头兵”;
三以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的勇气,筑牢民办高校 “党建引领” 根基。他特别指出,民办高校要始终把 “党建引领办学方向” 放在首位,教师党员要带头抵制 “重业务轻党建”“重利益轻公益” 的错误倾向,将 “三个不相信” 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 ——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 “杨根思式奋斗故事”,在科研工作中聚焦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等地方发展需求,让 “忠诚担当、不怕牺牲” 的精神转化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实际行动,确保民办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此次红色教育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也是一次民办高校发展方向的 “思想校准”。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杨根思精神为动力,在教学、管理、服务岗位上担当作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文字:管理学院
图片:张可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