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标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教育标准化发展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智能赋能教育未来,标准重塑教育生态——人工智能应用与教育创新:高标准的融合”为主题,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唐青老师应邀参会,与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专业教育标准化建设展开深度交流。

聚焦AI赋能:教育标准重构与人才培养
本次研讨会以“数智时代教育标准化创新与质量提升”为核心主题,设置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分组研讨等环节,聚焦教育标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科专业教学标准革新、数智技术赋能教育评价等关键议题,为推动各学科教育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相关专家结合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解读了新时代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导向与实践路径,强调需以标准建设引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实现技术赋能与人文素养培育的协同推进。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学者分别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构建”、“AIGC背景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等为题分享研究成果,提出将技术规范、行业需求与教学目标深度融合的标准化建设思路。

分论坛深度研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实践
分组研讨中,我院教师代表围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标准化、实践教学规范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标准等内容发言,结合专业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就“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具体问题与参会专家展开深入探讨,获得同行认可。会议期间,参会教师还与多所高校的专业负责人就课程标准共建、教学资源共享等事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跨校协作:共绘教育标准化蓝图
会议期间,参会教师与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代表展开深度交流。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于晶分享了“项目制驱动课程革新”经验,其《AI影像创作》课程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导入+AI工具链支持”模式,使学生作品直接对接影视行业需求。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教授则强调“审美基础与技术实践并重”,建议开设《人工智能艺术伦理》必修课,培养学生“技术使用中的价值判断能力”。
此外,参会教师还参观了南京艺术学院“健康学校标准试点项目”,学习其“医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该项目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学生体能数据,结合AI分析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相关标准已被纳入江苏省地方教育规范。
展望未来:以标准引领专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参会让专业教师深度学习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前沿动态,吸收了先进的教学标准构建理念与实践方法。下一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结合研讨会成果,立足专业特色,在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规范完善、评价标准革新等方面深化研究与实践,推动专业教育质量再提升,为培养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媒体艺术系/图 数字媒体艺术系/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