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守正道 深耕细作启新程 ——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召开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2025年10月24日下午,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召开了以“铸魂育人守正道,深耕细作启新程”为主题的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度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薇参加会议。思政教研室主任吉玥主持会议,教务处副处长、基础教学部副主任李娟,基础教学部主任助理凤娇及思政教研室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研讨会伊始,思政教研室主任吉玥对思政课程建设及改革进展进行了系统汇报。吉主任强调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以“六要”为要求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政治与理论素养。其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将“六要”作为核心目标,开展专题培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与退出机制。其二,优化培养体系,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加强培训、支持教师提升学历,并通过“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其三,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今年,高潮老师已荣获省教创赛二等奖。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要遵循三大规律,推动理论“三进”。一是严格教学规范,落实课程要求,控制班级人数规模,统一使用教材。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应用智能工具,并支持教学研究。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课堂管理,建立学情反馈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四是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的有效落实,完善集体备课和学生问题清单机制。五是构建“大思政”体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多部门开展包括但不限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与美育融合以及将人工智能等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等工作。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刘姝含老师围绕“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这一内容,依托智慧教室,就人工智能(VR技术)如何运用于思政教学进行了案例分享。

       王薇副校长首先充分肯定了目前思政教研室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她指出,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做到“守正创新”,既要牢牢坚守“铸魂育人”的初心正道,又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积极探索,实现“深耕细作”,真正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基于此,王副校长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夯实理论基础,深耕研读经典著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协同运用PPT、教材和板书等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但需注意3D/VR等沉浸式技术和AI工具本质上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工具,核心在于教学内容而非形式。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必须控制其发散性,严格围绕预设专题范围,确保教学不偏离主线。三是教师要主动作为,构建课堂互动新常态,例如恢复“课前十分钟互动”传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认知水平,为精准教学提供依据。四是推动思政教育特色化与成果化,鼓励教师建立工作室,以此为抓手,带领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等围绕社会现实问题开展调研与项目攻关,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将实践工作做实、做深。此外王副校长还与思政教研室与会教师就青年教师职称评定、论文发表以及学习通平台后续开放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成果显著,不仅为我校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更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标志着我校思政课建设进入了一个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供稿:基础教学部

 文字:思政教研室 李梅 

图片:思政教研室 吕凤悦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