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数智时代对财税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2025年10月11日下午,税收学系举办“人工智能与税收教学革新”专题研讨会。税收学系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就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挑战与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会议由税收学系主任王洪艳老师主持。
会上,王洪艳老师指出,以ChatGPT、Deepseek、豆包等为代表的生成式AI正深刻改变知识获取与处理方式。税收领域政策性强、实践要求高,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思考如何将AI转化为提升教学效能、培养学生高阶能力的“神兵利器”。

研讨环节气氛热烈。与会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分享了AI工具在税收案例库构建、复杂政策条文解读、虚拟仿真纳税申报实训、个性化习题生成与批改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设想与实践经验。曹芳老师展示了在《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课程中利用Deepseek、豆包和剪映三个软件生成法规解读视频的流程及效果,使枯燥的法条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吴小娟老师展示了利用剪映AI快速生成贴近现实的税收争议案例的过程,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素材。她还展示了指导学生截取税侦剧《大河之水》相关片段并制作短视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程剑东老师展示了利用DeepSeek生成基于税后利润均衡点的供货方选择网页,以及利用百度AI生成涉税合规视频短片的流程。这些AI工具的运用使得晦涩生硬的计算过程变得更直观、更简单,方便了学生的学习。王琳杰老师展示了利用Deepseek和豆包完成本科生税收风险案例管控大赛参赛案例分析和撰写的流程。AI工具的运用简化了学生的作业流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甄别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王洪艳老师则分享了利用豆包、秘塔、DEEPL和recraft等AI工具协助制作教学材料的过程,如授课PPT、案例和练习题等,以及利用AI软件收集科研文献、翻译外文文献等详细流程。

副院长吴萍总结道,AI只是教学工具,老师们要善用工具,更要做好深度备课,更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教学工具方面的双向知识储备,兼顾教学的趣味性和高阶性,充分利用AI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师们也要对AI的潜在挑战保持清醒认识,如AI可能引发的学术诚信问题、模型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学生对AI的过度依赖等。
本次研讨会意味着税收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与会教师一致认为,AI并非要取代教师,而是作为强大辅助,将教师从部分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启迪思维、塑造价值观与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未来,税收系将持续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出更能适应未来智慧财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图文:金融与经济学院 王琳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