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理念重塑教学路径 以“质量”标准优化育人生态 ——基础教学部大外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10-16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2025年10月14日下午,基础教学部大学外语教研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专题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薇、质评处副处长徐洪灿莅临指导,基础教学部主任助理凤娇主持会议,大外教研室无课教师全员参会。

       凤娇结合学校发展思路与“以新提质,以质增效”基本方略,系统汇报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展。她围绕“时代引领、能力为重、产教融合、教学联动、交叉复合、特色发展”总体思路,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在教学内容方面,持续推进教材迭代与思政融合,保持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并同步推动评价体系向终结性与过程性有机结合、以终结性为主导的方向发展,配套建设大学英语思政素材库,强化价值引领。在AI赋能教学方面,重点介绍Ahaslides等互动工具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其功能优化课堂时间分配、拓展学生参与广度,并依据实时反馈数据对教学进行动态调整,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助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为强化人才培养针对性,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经多轮研讨已初步形成共识,明确卓越人才培养的师资配置与模块化专项辅导,构建分类分层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综合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王薇副校长首先充分肯定了大外教研室的汇报及前期有成效的工作,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教什么”与“怎么教”改革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为锚定学校“综合性、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并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她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定期召开专题研讨,系统评估其在基层教学组织运行效能、教学创新实践与教研活动实效等方面的实际效能。同时,全面梳理并整合各教学环节中高效实用的AI工具,形成清晰的应用指南与案例库,为学校推进技术赋能教学提供扎实依据与多样化路径二是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推动已建成的思政素材库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与学生品牌活动协同联动,拓展“英语思政”的实践场景,切实提升育人成效与价值引领力三是强化师生赛事与教研课题的双轮驱动。一方面组织学生广泛参与高水平外语竞赛,拓宽覆盖范围,力争获得国家级奖项;另一方面以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大赛等教学比赛为抓手,孵化高水平教研课题,竞赛与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实现以赛促教、以研促改的良性循环四是坚守“减学分不减质量、减课时不减成效”的原则,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强化过程性评价与智慧教学工具的应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将学习主动权真正交还学生。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稳步提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与考研英语成绩,实现质量导向下的教学增效。此外,王薇副校长还与大外教师就若干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包括逐步开放第一学期四级考试的可行性、推行课程成绩赋分制的实施方案,以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等。

       徐洪灿副处长建议,在英语分类教学中精准施策,充分利用各类教学平台,引导学生高效利用课后时间,切实提升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同时,应推进英语思政素材库的体系化建设,通过细化和分类内容,形成更具针对性、便捷高效的教学资源体系增强其在教学中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大外教研室的学期工作重点与实施路径,凝聚了共识。下一步,大外教研室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加强AI技术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学校培养“综合性、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供稿:基础教学部
文字:大外教研室凤娇、杨宁
图片:大外教研室王春霞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