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视听浪潮可以直接灌进高校的教学课堂吗?9月26日,笔者带领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来到2025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寻找答案。我们惊喜地发现,博览会为艺术类高校提供了现场“教学实验室”和“就业咨询所”,为未来数字浪潮与视听产业深度交融的研学提供了生动教材,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接长三角产业需求的就业方向提供了教学目标。

一、把课堂搬进“虚拟现实展厅”
4k、8K、裸眼3D、全息交互,学生第一次理解把“像素级细节”当成设计变量,看到设计结果和产品应用。学生通过AI实时生成影像结合虚拟数字人,让“艺术植入算法”的口号变成可学习、可操作的作业模板。沉浸式音效舱,把“声音设计”纳入空间叙事,让学生实现看、听、触、嗅、体感等五感课堂,更好地调动身体,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感受沉浸式的技术应用。
二、“看门道”的三大教学附加值
高校在组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与现实脱节的困扰。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知识更新往往滞后新技术应用,但是在博览会现场学生们可以学到最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大多数学生只有在实习期间才能接触企业,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职业要求。学生们来到博览会,可以直面技术总监,当场拿到岗位能力清单,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再盲目,增加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前,老师讲解课程案例,同学们都没有实际体会,很难理解,来到博览会后,头部厂商会把最新产品和项目“拆”给学生看,让他们学得更快速、更通透、更专业、更牢固。
三、“三阶体系”的高度融合
金审学院已构建“专业课+实训课+行业体验课”三阶体系,此次观展正是“行业体验课”的关键一环。博览会实现了与行业体验课的高度融合,实现了对高新视听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及应用的学习,完成“技术扫描、企业访谈、趋势报告”三步走。2024级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小李感慨:“以前学交互设计更多的是理论认知,今天见了红外感应与插画的结合,才懂得技术落地要兼顾美与实用。”

四、学生作品“即展即用”
本届博览会专门为艺术类学生们开设了“青春有Young 视听无界”AI视听创作主题活动。金审学院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项百优佳作的好成绩。博览会在主舞台和“视界树”为这些优秀校园作品,举办了展览和颁奖仪式,让青年学生在行业头部企业面前有了首秀的机会,让长三角高新视听行业的未来之星从这里起飞。
五、“金茉莉”论坛为高校提供了“课堂、展会、创投”的实践样本
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金茉莉”系列论坛。学生们通过在论坛的学习,看到AI时代下的价值坚守与审美升级。“向深融、向高攀、向新行”的论坛主题,让学生了解到政府、平台、资本、高校四方联动的趋势和设立的“快孵基金”;知道了实时渲染、虚拟制番、数字人动捕等前沿方案如何随项目直接落地。论坛还专门开辟两大创投环节,16部动漫作品和20个网络剧片项目历经数月征集、筛选后登台路演。腾讯、爱奇艺、优酷、芒果TV、B站及多家投资机构、影视公司高管、专家学者坐镇评审,从市场定位、制作路径到IP延展逐一点评,让学生看到“好故事”现场对接“好资本”。
2025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为艺术类高校师生,不只是提供了一次“看新鲜”的机会,更是打开了一个链接高端技术、刷新培养方案、明确学习目标、打通就业路径的“高速接口”。
供稿: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书记 教授 庄怀军
图片: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邢威威 郭雨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