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深层联结,2025年9月29日晚,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特邀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刘玉增,于C北102教室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论——传统国学与艺术的演绎》主题讲座,从哲学维度为师生剖析传统国学与艺术创作的内在关联。
深耕国学与哲学领域数十载,刘玉增不仅是学术功底深厚的南京大学哲学博士,还曾以南京大学江苏中值、华夏银行领导人国学培训客座教授的身份播撒传统文化种子;更通过台湾中央广播“佛学小百科” 主讲、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等工作,让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之美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讲座中,刘玉增博士以“中华传统文化是美学艺术的底蕴”为核心,从儒、释、道三家思想切入,层层剖析传统哲学对艺术创作的滋养。同时,他结合《尚书》《诗经》《论语》等经典,生动阐释“国学经典里的艺术哲学基因”,让抽象的哲学思想与具体的艺术创作产生联结。
谈及“传统文化如何赋能现代艺术”,刘玉增对比中西方艺术哲学源流后,抛出“传统哲学为骨,现代创新为翼”的创作主张,并从“实用性”“思想性”“颠覆性”三个维度,描摹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的可能图景。
互动环节,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热情高涨。“怎样把道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思想放进现代设计里?”面对提问,刘玉增博士笑着点明关键:“核心是抓住‘自然无为’的精神,让设计回到‘物本身的价值’上,别让多余的雕琢掩盖了本质之美。”这样的解答,让现场不少师生频频点头,直言“打破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壁垒,思路一下子开阔了”。
此次讲座是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探索“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生动实践,既让师生触摸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厚度,也为艺术创作如何“从传统中走来,向未来中走去”提供了思考方向。
陈想 李凌睿/图 汤佳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