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2025年9月23日上午,思政教研室组织召开秋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次集体备课会,课程组全体无课教师参与交流。
本次备课会围绕开学三周以来的教学运行情况、近期培训安排、校领导听课反馈及教学建议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一、统一教学进度,强化过程管理
会议首先对课程组教学进度进行核对。目前整体教学进度持平,整体运行平稳。会议强调,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做好作业的错题集中讲解与订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二、落实培训要求,提升教师素养
提醒全体教师密切关注并按要求参加相关培训活动,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三、聚焦听课反馈,共议教学优化
针对副校长王薇近期听取青年教师程玉琼课程后提出的宝贵建议,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青年教师应积极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要求,主动跟听导师课程,并做好听课记录与教学反思。同时,通过课前自录视频等方式,调整教学仪态、优化教学语言,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在课堂组织方面,与会教师重点探讨了信息化手段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针对王薇副校长关于点名方式的建议,王莉现场演示了“课堂派”与“抽点小程序”的操作流程,强调其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前提下实现高效过程考核的优势。吉玥补充指出,此类工具不仅是考勤手段,更是推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课堂”建设。
为提升课堂重点、强化效率,课程组优化了“黄金10分钟”教学安排:前5分钟精准回顾往次课程重难点,后5分钟宏观提炼本次课程核心内容,确保教学节奏紧凑、重点突出。此外,在课堂练习环节,可尝试使用“问卷星”等工具开展全员参与式答题,实时反馈学情,助力精准教学。
在教学内容设计与资源拓展方面,会议重点探讨了红色经典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与会教师一致认为,通过课前向学生推荐《建党伟业》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并在课堂教学中精选关键场景进行集中回顾与深入解析,能够有效实现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这种教学方式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通过生动影像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显著提升了课堂效率与教学感染力,切实增强了思政课育人实效。
此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讨论深入,有效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与教学协同,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思政教研室将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供稿:基础教学部
文字:思政教研室 程玉琼 王莉
图片:思政教研室 吕凤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