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金审人|朱语嫣:千时志愿育青春,点滴奉献绽光芒

发布时间:2025-08-14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会计学院


个人简介

朱语嫣,2004年生,江苏连云港人,2022级财务管理3班学生,现任学生社团联合会外联部分管主席、班级副班长、会计学院安全员总负责人、优秀学子宣讲团成员、教务处助理团成员,曾任学生社团联合会外联部副部长、班级心理委员、2024级新生辅导员助理、南京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妇女联合会副秘书长等职。入校以来先后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德基企业奖学金二等奖”“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辅导员助理”“优秀团员”“时代新人”先进典型、“优秀志愿者”“寒、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第三届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目前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取得普通话二级等证书。



爱心义卖——传递温情,点亮希望

一次偶然的指尖滑动,她点开了“萌青星球”公众号。在密密麻麻的志愿活动列表里,“爱心义卖”四个字像束暖光撞进眼底,带着几分忐忑与跃跃欲试,她轻轻按下报名键,由此踏上了这场以爱为名的征途。初为志愿者的日子里,她总像株怯生生的幼苗,但每一次打包爱心包裹时触到的温度,每一声“谢谢”里藏着的笑意,都让她悄悄攒起勇气。五次参与后,她已能熟稔地统筹流程,当负责人的袖标第一次别在袖口时,她忽然明白,热忱从来不是莽撞的冲动,而是把每一份细碎的善意都妥帖安放的坚持。近五十次义卖活动在她的生命里刻下印记,那些在烟火气里流转的善意,那些在汗水中生长的从容,让“爱”这个字,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愈发清亮,愈发滚烫。





老人走访——携暖同行,情系桑榆

公益路上的她,总在虚实之间奔波忙碌。线上通话时,她总把课余碎片时间缝补成整块光阴,指尖在拨号键上轻跳,听筒里便漫出老人的絮絮叨叨。她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游走,把细碎需求一一收进纸页,短短三周便织完250张声音的网,让牵挂顺着电波爬过城市的褶皱,落在每个等待的听筒旁。线下走访时,她常与伙伴们踩着晨光或暮色出门,脚印在南京的社区巷弄与乡村田埂间洇开。敲开斑驳的门扉,握住老人布满岁月痕迹的手,陪他们晒晒太阳、聊聊往事,或是搭把手做些琐事。127次叩门,127回陪伴,让真切的暖意凝成看得见的模样——是老人眼角笑出的纹路,是临别时被塞在手心的几颗糖。





赛事志愿——以心护航,助力荣光

投身赛事志愿的那些日子,她的身影在不同赛场流转,把热忱酿成了各异的风景。马拉松赛道旁,她是补给点跳动的身影。纸杯在手中码成整齐的小山,指尖沾着运动饮料的甜香,目光始终追着奔跑者的脚步。递水时的“加油”混着喘息,整理物资时的动作快得像阵风,三次俯身服务里,藏着为每双疲惫的脚掌续力的执着,让奔跑的火焰能烧得更旺些。国标舞赛场的后台,她是静默的托举者。四次守在镜面墙旁,帮舞者抚平裙摆的褶皱,将歪斜的领结系成标准的弧度,在候场的间隙轻声提醒“下一组到你了”。艺术展演的现场,她是秩序的守护者。三次站在剧场入口,指尖捏着磨损的指引牌,把“这边请”“小心台阶”说得分外轻柔。

无偿献血——以爱为墨,书写新生

五次捋起袖子的瞬间,1900毫升热血在针管里静静流淌,汇成她与生命的隐秘约定。从第一次捋起袖子时的些许紧张,到后来的从容坚定,每一次针尖刺破皮肤的瞬间,都藏着对“生命接力”的郑重承诺。1900毫升热血里,藏着五次郑重的承诺。它们或许正流淌在某个术后病人的血管里,让监护仪的曲线重新变得平稳;或许在急救室的灯光下,为垂危的生命续上关键一程。那些跨越姓名与年龄的温热,顺着血脉织成无形的桥,让陌生的心跳在此相连,让生生不息的希望,随着每一滴红细胞的流动,悄悄生长。



志愿薪传——微光汇聚,大爱绵延

站在优秀学子宣讲团的讲台上,她总把志愿故事酿成温热的茶汤,在新生入学教育时缓缓倾注。声音里带着未散的热忱,讲起马拉松赛道旁递出的每杯水,说起养老院里老人掌心的温度,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感动,顺着生动的叙述漫进新生眼底。她不用华丽的辞藻,只把亲身经历拆成可触可感的片段,让“奉献”二字从抽象的概念,变成能看见、能触摸的真实。那些关于奉献的絮语里,藏着最恳切的期待:盼着更多人俯身为老人们搭起数字时代的桥,让每个蹒跚的身影都能被温柔托举;盼着青春的热忱能在志愿服务里生根,让自我价值在守护与陪伴中,长成更挺拔的模样。



个人寄语——以志愿心,赴山海约

志愿路上,从初踏时的生疏到坚守后的从容,每一次俯身都是温暖的注脚。在赛场边递过的一瓶水,在老人窗前听过的一段往事,在献血时捋起袖子的瞬间,那些细碎的行动看似微小,却在悄然间织就一张善意的网。

不必追问意义,那些递出的援手、亮起的微光,早已在时光里连成星河。愿我们带着这份热忱,继续把爱酿成漫漫长路,让善意永远在路上,让志愿的温度,漫过山海,抵达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来源于本人

/来源于本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