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山野逐梦实践团”正式启程,在曹婷婷、杜程程老师带领下,王佳璇、袁艺文、张奕晨、汤佳怡、茆智强、史骞、张奕7名学子前往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亭子村,开启为期10天的助农实践。团队带着“用创意设计与数字化传播为山区农产品赋能”的目标,踏上破解当地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困境的征程。
实践首日,团队便深入亭子村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及农产品加工场所。成员们用镜头记录下桃子、李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长环境与生产过程,与山区负责人巫叔叔面对面交流,挖掘出“百年果树”“山泉灌溉”等蕴含地域文化的产品故事。“我们发现这里的桃子、李子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上,昼夜温差大,果实糖分充足,但包装还停留在简易纸箱阶段。”团队负责人王佳璇介绍道。
调研中,团队还走访了当地茶园、养殖区,用镜头捕捉山区多元农产的生机。云雾缭绕的山坡上,茶叶吸纳山间灵气;绿荫处鸭群嬉戏,肉质紧实;圈养的土猪以山间野菜为食,口感醇厚。这些充满原生态气息的农产,与桃子共同构成亭子村“山野好物”的丰富图谱,为团队拓宽了品牌设计的覆盖范围。
基于调研成果,品牌设计组耗时两天完成了从海报到包装的全体系设计。以“山”“桃” 为核心元素的品牌标志灵动鲜活,饱满的桃形轮廓与层叠山影相融,尽显水蜜桃生长的自然意境。包装采用可降解秸秆材料,融入当地藤蔓纹样与产品卖点插画——圆润饱满的水蜜桃缀着细绒毛,切开的果肉泛着莹润粉白,汁水顺着果缝微微流淌,那股子鲜嫩劲儿跃然纸上。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为亭子村的桃子打通了从山间到市场的新路径,更让艺术设计学院的学子们在与乡土的深度联结中,真切体会到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的结合点,上了一堂深刻的“实践思政课”。指导教师曹婷婷感慨道:“当设计的巧思变成农户增收的实效,当数字传播的力量化作村民眼中的期待,这便是青年学子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最好答卷。”
据悉,“山野逐梦实践团”将以此次亭子村助农行动为起点,继续聚焦乡村振兴中的品牌建设与传播难题,计划用更具创意的设计、更贴合山区实际的数字技术,为更多像亭子村这样的山区村落赋能,让更多山野好物走出深闺,让青春的力量持续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图文:王佳璇、袁艺文、张奕晨、汤佳怡、茆智强、史骞、张奕
【江苏之窗】逐梦山野间,助农正当时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子山区助农行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