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院长蔡则祥、副院长谢海燕带队赴三江学院法商学院开展专业建设专项调研。三江学院法商学院院长蒋建华、副院长顾艳、徐慧亮、李益平,以及国贸系主任郭怀照、互联网金融系主任冯小舟、投资系主任李佳等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国贸品牌专业建设、金融课程改革、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产教融合推进及毕业论文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探新商科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调研会上,蔡则祥院长首先介绍了金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的专业建设现状,重点剖析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面临的挑战与现实诉求。他强调,此次调研旨在对标兄弟院校先进经验,破解学院在专业升级与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为新商科人才培养寻找突破口。三江学院法商学院蒋建华院长分享了学院在数智化背景下的改革实践。她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需主动适应社会需求,通过“专业重构+工科元素嵌入+校企深度协同”模式实现转型突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跨学科课程和校企课程的融合设计,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交流环节中,三江学院法商学院副院长顾艳、徐慧亮、李益平分别围绕“毕业论文全流程组织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与学分设置优化”“实验室建设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作专题分享。国贸系主任郭怀照结合省一流国贸专业建设经验,分享了“校企深度协同”的创新实践,包括企业导师参与课程教学、真实项目融入课堂、联合实验室共建等举措。针对上述分享,金审学院谢海燕副院长表示:“三江学院在毕业论文质量把控、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为我院优化教学管理、推进校企协同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需结合学院实际,进一步探索符合新商科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蔡则祥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金融与经济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系统梳理三江学院法商学院的先进经验,聚焦“国贸品牌专业提质升级”“金融课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三大核心方向,加快推进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协同,为专业建设注入新动能,着力培养更多适应数智化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次调研为金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宝贵实践参考,也为学院在新商科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
文字:金融与经济学院 鲍文哲 谢海燕
图片:金融与经济学院 鲍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