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我校成功开展了南京市首场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本次考试标志着南京市人工智能领域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迈入新阶段。作为南京市人社局批准的第三方评价组织,我校一直以高标准、严要求、优服务的理念,为近万名考生搭建起职业技能提升与资质认证的优质平台,展现了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规范为先:全流程打造标准化认证体系
此次考试严格按照国家《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标准》要求,从命题、组考到评分均实现全流程规范化管理。考场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配备云眸系统、等保2.0在线考试系统等技术手段,确保考试公平、公正;考评及监考团队由资深行业专家及高校教师组成,形成“技术+人力”双保险。
“从报名审核到考场布置,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专业性和严谨性。”南京市人社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外督人员表示,金审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将标准化管理理念贯穿考试全过程,为南京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树立了标杆。
内涵为核: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实战能力
人工智能训练师等级认定聚焦“数据标注与清洗”“算法模型调优”“智能系统部署”三大核心模块,要求考生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我校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资源优势,确保考核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考题既考察Python编程基础,又模拟了企业真实场景下的模型优化任务。”显著提升了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次认证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对南京市人工智能从业者能力的一次系统性“把脉”,为后续进一步选拔专业人才提供数据支撑。
服务为要:打通人才供给与产业升级双循环
作为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重要承载地,南京市2022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但高端技能人才缺口仍制约着企业创新步伐。此次开考,正是瞄准这一痛点难点,以职业技能认定为纽带,构建“培训-评价-就业”生态闭环。不仅为企业降本增效,更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
长效为基:锚定职业教育改革新坐标
首场考试的成功举办,是我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缩影。近年来,学院聚焦数字经济前沿领域,构建“学历教育+职业认证”双轨并行培养体系,“高校不仅是知识殿堂,更应成为服务社会的引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强调,学院将以此次评价为契机,持续完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助力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为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
从考场规范到产业赋能,以一场考试诠释了新时代高校的使命担当。 “首考”不仅为人工智能人才贴上“能力标签”,更以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实践,为职业教育改革写下生动注脚。未来,随着更多技能人才持证上岗,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图谱必将增添更亮丽的色彩。
(继续教育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