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师生零距离沟通的坚实桥梁,深度聆听学子心声,助力学生精准锚定职业航向、明晰专业发展路径,4月21日,艺术设计学院于ys204会议室匠心打造“校长下午茶”活动。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副校长傅康生,教务处处长杨新房,学生工作处科长聂宇婧,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鸣义、党总支书记王亚娜,与24级环境2班学生代表围坐一堂,在辅导员曹婷婷的主持下,展开一场充满温度与智慧的深度对话。现场氛围轻松融洽,师生围绕专业精进、生涯规划等核心议题畅所欲言,共绘青春成长的绚丽画卷 。
青春思辨:学子畅谈成长与理想
在交流环节,学生代表们以独特视角,将个人成长足迹与时代发展浪潮紧密交织,分享对专业学习的深刻感悟。赵星语同学以热门游戏“我的世界”为灵感源泉,讲述通过虚拟空间设计收获的满满成就感:“当亲手搭建的虚拟房间从构思变为鲜活场景,那份自豪感难以言表。”郭吉同学深受父亲专业精神的浸润,立志传承家族技艺,憧憬道:“希望未来能与父亲并肩探讨专业知识,让匠人精神薪火相传。”王成瑾同学则立足国家战略,聚焦西北支教、三支一扶政策,展现出艺术专业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的前瞻性思考。此外,同学们还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展望未来,为校园志愿服务建言献策,彰显出新时代艺术学子“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与创新魄力。
师者寄语:多维指引点亮前行之路
学生工作处科长聂宇婧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热情号召同学们积极投身校园文化与志愿服务。她以近期马拉松志愿活动为鲜活案例,动情讲述志愿者们在烈日下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志愿服务的价值与魅力。随后,她围绕乡村振兴计划和西部计划,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政策,让晦涩条文变得通俗易懂。互动问答中,同学们对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志愿之路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认知与向往。
教务处处长杨新房对同学们寄予厚望,从学业发展与能力塑造维度,强调提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性,勉励大家以更高标准锤炼专业根基。他提醒同学们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捕捉时代发展趋势,并特别指出,在艺术设计领域,应主动拥抱AI技术,将其转化为创作的得力伙伴。“能够借助人工智能软件产出优秀作品的人,必定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艺术素养。”这番见解深刻揭示了技术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为同学们指明未来创作的创新方向。
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亚娜直面学生关切,对PU学时认定、运动场地预约等实际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她鼓励同学们永葆求学初心,积极走出课堂“舒适圈”,通过实践活动与专业讲座汲取养分,在探索中绽放青春活力。王亚娜书记着重强调跨界融合的重要性,倡导同学们善用校内外资源,打破学科壁垒,建议艺术生主动涉猎审计学等领域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复合型思维,为未来发展积蓄多元动能。
学院院长王鸣义在交流中聚焦师生互动与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深入剖析学生与教师在双向交流、教学实施及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问题。他指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相长模式,需正视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为此,王鸣义院长向同学们提出几点殷切建议:
其一,在学业探索中主动作为,秉持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学习难题时,不仅要敏锐察觉,更要主动思考、勇于突破,以创新思维寻求解决方案;其二,对于个人兴趣领域,不能仅停留在感性热爱层面,更应保持理性关注,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探索,将兴趣转化为专业能力与成长优势,在热爱中深耕,在深耕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校长点睛:以纯粹之心奔赴成长之约
会议尾声,副校长傅康生高度评价此次座谈会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度。他深情寄语在场师生,鼓励同学们在成长征程中深度探索自我,精准定位个人坐标,锤炼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能力。傅康生副校长强调,职业生涯规划需立足个人特质与理想追求,以坚定信念笃定前行。同时,他倡导同学们以纯粹的心境享受大学生活,以包容姿态接纳个体差异,在求知与实践中收获成长的快乐,让青春在昂扬奋进中绽放璀璨光芒。这场“校长下午茶”,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为艺术设计学院学子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注入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
图:衣晓东/文: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