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金审人|吴美香: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银奖获得者 --在南京唱响“爱拼才会赢”的闽南女生

发布时间:2025-03-20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金融与经济学院

吴美香,女,汉族,共青团员,2023级金融2班班长。曾获校二等奖学金,优秀辅导员助理等荣誉,所在班级荣获“优良班风班”“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所在宿舍多次被评为“文明宿舍”。她成绩优秀,学分绩点位列专业前7%,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获得初级会计资格证、AMAC基金从业资格证。2025年3月2日,吴美香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江苏赛区暨江苏省第十九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斩获银奖。

Question1:备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Answer1:最大的挑战是职业规划逻辑框架的多次重构与升华。初期思路局限于个人叙事,缺乏宏观视野,后在俞校长的建议下,将职业目标与国家政策(如金融审计、金融监管)结合,将职业定位从“证券分析师”调整为“企业金融分析师”,体现服务国家战略的格局。

克服方法:一是融合文化特色与专业框架。常大清老师建议将闽南文化(如《爱拼才会赢》)融入职业规划,从“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敢闯才有路”四个部分,既体现个人特质又符合大赛要求。这种文化元素的引入,既提升了项目的创新性,也增强了逻辑的层次感。二是反复逻辑打磨。经历了20余稿修改,针对评委可能的提问预设答案,确保逻辑无漏洞。三是心态调整。李颖老师“It’s OK”让我学会接纳试错过程,从焦虑转向专注解决问题。

Question2:职业规划的逻辑框架如何设计才能打动评委?

Answer2:构建“故事情感共鸣+政策价值升华+数据实证闭环”的三维体系。一是故事情感共鸣,以“人生剧本”构建叙事逻辑。我从真实经历中挖掘痛点:父母创办的家族企业因传统行业转型困难濒临危机;闽南人“重男轻女”的传统偏见激发我以现代金融助力家族企业发展的使命感;以耳熟能详的闽南歌《爱拼才会赢》为精神内核,将“敢闯敢拼”的家族基因与现代金融创新相结合,塑造“巾帼逆袭”的差异感。在痛点之后设计转折点,吸引评委眼球,姐姐选择从医,化身白衣天使守护家族健康事业;自己以“企业金融分析师”的身份助推家族企业价值升级。二是政策价值升华:展现“小我”与“大我”的共生关系。将个人的职业目标嵌入国家战略“棋盘”,聚焦国家“十四五”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审计”与“审慎监管”,将职业定位从“证券分析师”升级为“企业金融分析师”,强调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能力。三是数据实证闭环:用证书-实习-竞赛等验证职业规划的可行性。目前已取得初级会计师、AMAC基金从业资格,正积极备考CFAⅠ级证书。在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掌握保险与大数据理论知识,MySQL(数据存储)、Power BI(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技术运用;在国联民生证券实习期间学习利用QMT金融工具量化投资收益,协助拓展完成联联盈基金产品;在福建龙翔建设集团实习期间,负责“滨江名筑”项目成本核算与管控,熟练操作金蝶KIS系统处理大宗数据,精准优化工程成本。在竞赛项目中,荣获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省二等奖、ESG绿色金融创新挑战赛省三等奖。

Question3:比赛中最难忘的瞬间或转折点是什么?

Answer3最难忘的是省级决赛前一周与常大清老师的头脑风暴。当时我的逻辑框架因过度追求创新和故事性陷入混乱,常老师一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点醒了我。他让我抛开技巧,回归初心:“你的职业规划应该依托自驱力和持续性努力来实现,而不是你为了达到某个岗位的需求而规划努力目标。”这一说让我重新梳理主线,最终以“从闽商中来,到闽商中去”为逻辑主线,串联起实习、证书和竞赛经历,实现内容升华。更重要的是心态变化:从“为比赛而比赛”到“为价值而表达”,这一转变让我在台上更自信从容。

Questio4:对未来参赛者的建议是什么?

Answer4:

①早启动,多迭代:不要等“完美稿”再行动,从校级赛开始积累经验,每场比赛都是迭代机会。

②善用导师资源:主动寻求不同视角的建议。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常大清更侧重逻辑和比赛要求;校领导和院领导更关注立意和格局;辅导员老师则关注表达感染力、舞台表现力以及我的情绪变化。

③差异化定位:结合地域文化、个人经历打造独特标签。比如此次职规赛中,我用闽南语歌曲串联内容增强项目辨识度,在省级初赛时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

④心态管理:接受“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省级决赛前通过冥想和运动缓解焦虑,确保现场稳定发挥,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比赛寄语:职业规划大赛不仅是竞技场,更是自我探索的旅程。你的努力与成长,比奖项更能打动人心。  

文字:金融与经济学院 吴美香 吴 

图片:金融与经济学院 吴美香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