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举办了一场题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融合——思政课为学生考研赋能”的专题教学研讨会。金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钱振勤教授作为核心发言人,围绕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痛点与突破方向,提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对立又统一,通过科学设计实现双向赋能”的理念。
钱振勤教授在报告中开篇直指核心:“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双重使命——既要服务学生考研应试需求,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目标。钱教授以考研政治教学为例,剖析了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以考试大纲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采用题海战术强化记忆,评价标准单一依赖分数。这种模式虽能短期内提升学生应试能力,却易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学生思维僵化。而素质教育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求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倡导启发探究式。钱教授通过对比指出,二者并非不可调和。首先,在目标层面,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应试教育为学生提供升学通道,而素质教育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内容层面,考研政治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本身就是思政课的核心模块,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在方法层面,系统化的知识讲解与探究式学习可以有机结合。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策文件内涵,既能应对考试,又能培养分析能力。结合我校实际,钱振勤教授提出了“教学目标调适、内容体系重构、评价方式创新”的融合策略,并分享教学实践经验。
钱教授强调,思政课教师需明确两类目标:一是基础层目标,即帮助学生掌握考研政治的核心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二是拓展层目标,通过跨学科整合(如结合经济学、法学案例讲解理论)、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调研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提升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钱振勤教授提出“三个紧扣”原则:一要紧扣考研真题:通过分析考研试题规律,提炼高频考点并构建知识图谱。例如,将“共同富裕”这一主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中。 二是紧扣最新政策文件: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转化为教学案例,确保学生既能掌握“原话表述”,又能理解其现实意义。 三要紧扣学科前沿:引入人工智能伦理、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等跨学科议题,拓宽学生视野。
钱振勤教授强调“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价值导向。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意识到,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思辨能力不仅是应试工具,更是成为合格公民的必备素养,就能真正实现育人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高校思政课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教师要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初心,科学平衡应试需求与育人本质,思政课必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航仪”。本次研讨会引发的讨论仍在继续,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考研赋能,服务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
供稿:基础教学部
文字:思政教研室吴晶
图片:思政教研室吕凤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