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各类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的高发、复发季节,为了普及抑郁症的防治知识,3月20日下午,学院邀请了南京审计大学心理中心副教授高月兰博士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展了“坚韧之美,你我同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之《抑郁症的识别与应对》讲座。本次讲座由学工处处长李文强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马万民、各二级学院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以及宿管老师参加了讲座。
高老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有20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经验,累计个案咨询达一万多人次。接受过系统的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CBT)培训,是第三届中德高级认知行为治疗师和第二届中美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省部级课题多项。
高老师介绍说,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并不非常清楚,普遍认为主要与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因素、神经生化、神经再生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个人心理因素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疾病,重度抑郁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但是依旧有许多人对抑郁症了解不足,对抑郁症的重视程度不高,仅把抑郁症理解为心情不好、不想动等,从而耽误治疗,甚至贻误终身。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相对持久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与其处境不尽相称,轻者仅感到闷闷不乐,重者感到悲痛欲绝、生不如死,甚至自杀。但抑郁不等于抑郁症,抑郁只是一种心情上的低落,而抑郁症则是一种疾病,分轻度、中度与重度,越早就医,治疗效果越好,也更容易恢复健康。
春季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有:春天气压比较低,人们普遍会感觉比较压抑;由于生物的代谢进入旺盛期,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人体内分泌的激素紊乱;春天气候变化比较大,会造成人体一些内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的情绪发生波动。所以生活中一些本不起眼的小事,在这个季节也可能形成不稳定因素。
关于抑郁情况的评估,高老师建议从症状、病程、严重程度等行为现象学方面加以观察。症状方面:学生有无出现情绪低落且伴有思维迟缓、兴趣下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病程方面: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严重程度方面:是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等社会功能。如果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要建议其尽快到心理中心或专科医院寻求帮助。此外,要想真正帮助身边有抑郁症的同学,首先要提醒学生遵医嘱、按时就诊服药,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学习、生活、经济、心理上的支持。
高老师说,伴随着社会因素与压力的增长,抑郁症因其的隐匿性而演变出了一种特殊类型,叫“微笑抑郁症”。他们表面上经常保持着合理的微笑,但私下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是亲友有以上类似症状,也应该劝说他去心理中心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或到专科医院就诊。
最后,大家共同观看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抑郁症宣传片《我有一只名叫“抑郁症”的小黑狗》。相信大家只要能正确地面对、科学地治疗抑郁症,就会发现这只“小黑狗”也没那么可怕!(文/传媒中心 王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