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啊,永远是美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们,属于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书摘《雷锋日记》
雷锋精神是什么?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它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学雷锋纪念日是怎么来的?
55年前的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出版,在历史上首先发表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三天后的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手迹。从此之后每年的3月5日也就成了学习雷锋的纪念日。
金审学子学雷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55年后的今天,作为新社会的新青年,我们仍然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在“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金融与经济学院进行过的一系列公益活动,让我们身体力行,践行雷锋精神。
在学雷锋活动中,志愿者们来到了老年公寓。
陪伴和慰问为居住在此的爷爷奶奶们带来了温暖。
志愿者们还来到了紫金山,帮助山上的清洁工人们清扫散落的树叶。减轻了工人们的工作量的同时,大家的意志更加坚强。
南京暴雪之后,志愿者们清扫积雪,为大家营造良好、安全的行走条件。
开学前,志愿者们早早地打扫好了教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不少便利。
有个活动想让大家了解一下
为了通过话剧这一形式弘扬雷锋精神,让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分团委组织部将于3月末为全校师生带来学雷锋话剧节系列比赛。
本次比赛的内容可以是雷锋经典事迹重现,或者是以“好人好事”为主题的话剧,作品力求生动感人、有感染力。想要参加的同学们,从即日起至3月12日均可报名,期待各位的踊跃参与。
还有一点想说的
学雷锋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不论事件大小,公益的内涵都在于关怀和帮助,赠人玫瑰而手留余香,关怀发于内心的柔软,帮助源于身体的坚定。55年过去了,雷锋精神仍在感召着我们,它值得我们一直传承下去,永远不会过时。